CAIEC实录 | 傅红岩: 投资航空产业,助力蓝天逐梦
2022-09-14
未来中国的航空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投资机遇,甚至会成为未来10年最为重大的投资机遇。
上海科创集团成立于1992年,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它是国内最具底蕴、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国资创投平台之一,是上海市的核心创投平台,是今后上海市政府设立市级基金的主要出资平台,也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力军。集团拥有强大的政治资源和人脉资源,由三大主体组成。第一是上海科创集团本部。第二是浦东科创集团。去年年底,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把上海和浦东两大科创集团进行战略性的联合重组,目前已经合并成为统一团队。第三是海望资本。海望资本虽然仅成立了一年多,但已经发起募集和管理近200亿元的基金。在未来,海望资本将成为上海科创集团旗下核心的市场化股权投资管理平台。基于以上特点,上海市政府对集团的定位是“科创中心建设的主力军、创新资源的整合者和产业发展的塑造者”。
1. 业务介绍
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布局有三大块,我们称之为“一体两翼”。“一体”指的是我们的核心主业——产业投资,包含有海望资本的私募股权投资,以上海创业引导基金、海望母基金等为主的母基金群。同时,集团也针对一些国家战略性的产业进行直接投资。“两翼”中,一方面是指面向中小微和创新企业服务的科技金融板块。公司有自己的担保公司、科技贷款公司、融资租赁等公司,针对不同生命周期和融资需求的企业,开发出各种适应企业发展和资金需求的服务手段。另一方面是基于集团自身优势,公司拥有近40万㎡的创新空间载体,通过“房东+股东”的模式,培育孵化了一大批独角兽企业。
2. 投资业绩
目前为止,上海科创集团管理的基金规模超过1500亿,直投超过360家企业,科创板的上市数量达到了72家。同时作为上海创业引导基金和母基金的管理者,也参股了160多家股权投资基金。而且作为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窗口,也参股了10支美元基金,自身也有6个海外投资平台。
3. 投资布局
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进行投资布局。公司的大量资金投资聚焦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以及国家和上海未来的六大重点产业——新能源、高端装备、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新材料和新型数字产业。
以半导体为例,我们强调要按照半导体产业链的重要性、底层支撑和“卡脖子”的重要程度进行投资。例如,倒金字塔型的半导体产业布局,从下往上依次是设备,设计,制造/封装和应用SOC。倒金字塔最顶端领域的市场在全球占比超过两百万亿人民币,而从顶部往下走,比如设备和材料,它们每年的生产销售额并不是很大,大约数千亿美元。但是恰恰是以光刻机、刻蚀机、离子注入、薄膜沉积设备,以及最近大家都关心的一些关键材料和关键软件,这些是最“卡脖子”的环节。
公司围绕着半导体产业链中支撑整个集成电路的底层技术和中国必须解决的相关技术进行投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公司便陆续投资了华虹、中芯国际、上海微电子、中微半导体、盛美半导体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目前集团体系内已经有26家半导体企业上市,形成了强大的集成电路生态圈。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上海科创系”拥有了全国最完善的集成电路投资生态。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耕耘,我们已经培育了72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占全国科创板上市总数的16%,占上海科创板企业总数的86%。同时,作为政府引导基金和母基金的管理单位,我们出资了160个基金,这些基金广泛地分布在未来国家急需的高新技术企业,例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科技转化项目(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等。公司经过多年努力,获得不少荣誉,在国内主流排行榜上也有所体现。国企注重强调的是不忘初心和使命。
4. 拥有强大的生态圈
上海航空产业基金是集团发起的第一个面向航空航天产业的基金,是上海市经信委、发改委、科委针对国产大飞机及航空配套产业主导发起的产业投资基金,也是上海市唯一的市级航空产业基金。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和国企。我们重点布局于具有硬科技创新能力的项目,以此推进上海乃至我国航空产业飞跃式发展。作为基金的管理单位,海望资本在去年发起了海望创新联盟,它具有一支成熟且有经验的团队,针对民用航空产业和其他相关领域进行投资布局和服务。
5. 上海产业总体布局
在上海市的产业发展规划中,政府提出了“3+6”新型产业体系。“3”是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6”是指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新材料和新型数字产业六大重点产业。市委、市政府根据未来国家的需求,对这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进行了规划,同时在“十四五”期间,上海也会在光子芯片与器件、基因与细胞技术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投资供给,而航空航天产业将是我们着力推动发展的重点领域。
上海市经信委今年发布了2022年上海市产业地图,浦东新区是上海市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核心承载区。中国商飞的总部、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均在浦东。同时,中航商发制造基地也在浦东的临港。除浦东以外,上海市闵行区的紫竹高新区也在发动机研发、航空电子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重点发展。闵行区是我国航天基地,金山区也是上海在未来无人机领域的重点发展区域。
在上海未来航空产业的区域规划中,浦东的祝桥地区是发展重点。上海浦东的祝桥地区将最终建成亚洲最大、世界著名的航空城。在未来,航空城要形成1000亿人民币以上的民用航空产业集群,预计航空城的人口将超过50万。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放在”,上海及浦东区将会把航空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浦东新区也提出了在中国芯、蓝天梦、创新药、智能造等领域形成突破,要依托商飞和商发等龙头企业,利用长三角的高端人才,和国内的航空产业发达地区,尤其是西安,形成区域间的联动发展,合作共赢,进而与中国商飞的主制造商形成紧密、强大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所以我们也期待着和西安及其他兄弟地区在未来合作。
集团长期在半导体和生物医药领域耕耘,对航空产业的认识还比较浅,还需要向各位专家学者多多学习。我们认为未来航空产业的特点非常明显。
产业带动性强。
产业准入门槛非常高。
产业的配套体系稳定,期限长。
产业的集聚性比较明显。
产业政策的依赖性比较强。
产业对高端人才的依赖性更强。
西安包括阎良之所以有这么好的业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才优势,例如西工大,有大批工程师、高级技工等优秀人才。可见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
2. 航空产业面临巨大的投资机遇
未来中国的航空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投资机遇,甚至在未来十年会成为最大的投资机会。
第一,国产民用飞机会持续放量,且目前我国是全球除美国以外最大的民用飞机市场。以上海为例,ARJ21已进入了批量生产阶段,同时ARJ21的货机也很快要交付使用,C919预计年内开启交付,CR929预计2030年开启交付。随着国产型号市场占有率的稳步提升,我们预计未来国产客机的交付数量将超过3000架,总价值超过2万亿人民币。
第二,军用飞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经过近几十年,尤其是近20年的持续努力,目前为止中国拥有的先进战机已经超过千架,运输机、加油机、预警机、轰炸机和其他机型也紧跟脚步。
第三,通航细分市场处于萌芽期。美国通用飞机的数量有数十万架,机场有一万多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四,未来工业和军用无人机会迎来大发展。随着我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逐步科学化、规模化、智能化,在工业用无人机方面有巨大的空间可以提升,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3. 科创板带来的航空产业投资机遇
上交所开创的科创板为航空产业的发展和投资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据目前统计,科创板上市的泛航空(含军工企业)已经超过20家,其中10家处于航空的产业链。例如西部超导、铂力特、江航装备等大批优秀企业已经上市,而且市场表现非常好,其中很多企业市值已经超过百亿。
4. 航空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航空产业在国产替代和自主创新方面会有很大的空间。比如航空新材料的应用比例持续增加;军机非核心的配套逐步转向民营企业;民机的配套体系也逐步向我们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开放;航空核心部件会逐步实现国产化;通航领域将真正迎来大发展,这与我国总体空间的规划、空域管理的放开,以及各地政府的布局等方面是息息相关的;大型无人机大规模地进行应用。工信部发表的指导意见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无人机产值将达到或超过1800亿,年均增幅在25%以上。所以我们预计未来在大型无人机方面会有大规模的应用。
5. 投资策略
第一,围绕航空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强链、补链、固链”进行投资,同时逐步形成航空产业生态圈。在半导体方面的投资,我们经过了20多年的持续耕耘,拥有了国内半导体最完善的产业生态。我们希望在未来依托中国商飞、中航商发“主制造商+供应商的模式”,通过投资形成围绕航空龙头企业尤其是民用航空方面的投资布局,充分利用西安、成都、沈阳等兄弟地区深厚的产业底蕴与他们合作,形成强大、完善的航空产业的合作分工体系。
第二,解决“卡脖子”技术,推进我国航空产业的自主创新和国产替代。依托上海和长三角优越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产业配套环境、资本以及信息优势,培育、发展一批面向民航和通航为主,在解决“卡脖子”技术的环节和领域,以市场化的创新模式,集聚各路社会资本和创新主体企业,形成与军工企业合作发展,构建面向民用和通用航空市场的强大生态。
第三,要依托上海科创集团,在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已投企业和上海强大的基础研究平台,推进市场化的创新主体和原有的以军工为主的研发制造体系之间,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的深度融合。消除壁垒、优势互补,为双方企业发展赋能,形成新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我国航空工业的国际化和市场化水平。这方面我们强调的是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投资领域:聚焦关键技术,围绕着航空的价值链开展投资。比如航空发动机的零部件,航电系统、飞控系统、电源系统、燃油系统,以及结构件、复合材料等关键领域和关键技术。我国在军机领域做得都不错,但是在面对国际同行竞争的、商业化的民机领域,还需要多做努力。所以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培育和扶持一批新兴领域的企业。
投资方向:围绕航空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开展投资,积极参与央企国企的混改,围绕中航工业、中国航发、中国商飞、中航商发等主导航空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开展投资。我们希望在上述领域能与各位形成良好的合作,大家也可以利用上海区域优势、人才优势、资金和信息优势等进行发展,我们愿意提供相关服务。
空间布局:围绕中国航空制造核心区域开展投资。我们也研究了我国的航空发展产业地图,陕西、四川、黑龙江、贵州等一些地区都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富有前景的产业规划,我们希望能够展开合作。
未来中国航空产业将是我国提升综合竞争力,完善自己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以及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的关键。建议如下:
第一,国家要加强航空产业的规划和前瞻性研究。一方面要在民用航空、通用航空领域做一些前瞻性的研究布局,比如管理政策、空域开放等。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改革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打破条块分割的封闭式管理体制,营造军民融合的制度环境,使航空产业能够真正的从制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第二,我们愿与各位同仁一起推动前瞻性的航空技术研究、投资生态和产业生态完善,形成中国航空产业发展的强大生态圈。我们也期待与中国航空学会在产业规划、信息交流、课题研究、活动举办等方面进行合作。
第三,欢迎大家与上海开展合作,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共同服务中国大飞机产业的发展。上海所在的长三角是中国工业体系最完整、科技创新实力最强也最活跃的区域,上海聚集了很多各个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尤其是在芯片,材料、电子信息技术、汽车工业等方面有深厚的基础,在口岸和对外交往方面也优势显著。
作为上海科技创新的主要国资投资平台,上海科创集团、上海航空产业基金愿与中国航空产业共同发展,我们也将在政策协调、资金、人才、土地等方面为合作方提供支持,为被投资企业发展赋能。
本文根据嘉宾在【第二届中国航空投资峰会】上的发言整理、删减。